引言
南昌,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南昌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南昌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揭秘他们在非遗技艺上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情感。
一、非遗大师的传承之路
南昌的非遗传承人,大多是从小跟随长辈学习技艺,经过多年磨砺,才成为技艺精湛的大师。他们的传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执着,但正是这份执着,让他们在非遗技艺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 竹雕技艺
以胡清为例,他从事竹雕32年,擅长精微雕刻,作品以传统人物、山水、花鸟为主。胡清带出了20多名徒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是竹雕爱好者。胡清表示,欢迎更多人学习竹雕,因为只有更多人喜欢竹雕,竹雕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2. 瓷板画技艺
南昌瓷板画传承人吕元,曾现场分享和指导瓷板画的绘制过程。参与者们在吕元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瓷板画的绘制,从调色、勾线到上色,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此次研学体验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了瓷板画艺术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匠心独运的技艺展现
南昌非遗传承人在技艺上的匠心独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益求精
南昌非遗传承人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和创新。例如,万家绘染布画第四代传承人万阳智,通过50多年的实践,解决了染料盲洇、绘染载体平滑度差和运笔不流畅的问题,使颜料不伤布,作品更加精美。
2. 情感投入
南昌非遗传承人在创作过程中,将情感融入作品,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豫章刻瓷第五代传承人李强,在瓷盘上雕刻出了由三条蛇组成“福”字造型的刻瓷作品,寓意着和合共生、福满人间。
3. 文化传承
南昌非遗传承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传承。他们通过举办研学活动、收徒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来。
三、结语
南昌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