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音韵传承:揭秘音乐文化守护者的故事

闽南音韵,又称南音,是一种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音乐形式,用闽南古语演唱,承载着闽南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一、南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南音,也称南乐或南管,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它以独特的古曲、古韵、古调、古乐器为特点,反映了闽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南音曲目丰富,包括古曲、时曲、戏曲、歌谣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南音的传承与发展

南音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音乐文化守护者的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南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1. 潘秀莲:南音传承人

潘秀莲老师是泉州南音的代表性传承人,她致力于南音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在“走进南音 寻觅古韵”主题活动中,潘老师通过精彩的讲解,发掘传承人和技艺背后好玩儿的故事,使无形的文化变为有形,让辖区儿童能够近距离触摸到非遗,感受古代中国音乐的气韵。

2. 陈文衡:音乐创作者

陈文衡是一位在本土音乐领域深耕多年的创作者,他出生于芗城区,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对音乐充满热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论身处何地,他始终没有放弃音乐的梦想。如今,他利用自己的才华创作与漳州相关的歌曲,力求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这一片土地。

3. 南安市“官水石”南音联谊活动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在这美好的春天,南安市举办了“官水石”南音联谊活动。活动邀请了90多岁的许先生等南音传承人,他们演唱的南音韵味十足,昂扬顿挫十分到位。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欣赏到了南音的魅力,还弘扬了世遗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

三、南音的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南音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在众多音乐文化守护者的努力下,南音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他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让南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总之,闽南音韵传承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我们看到了音乐文化守护者的坚守与付出,也感受到了南音的魅力与价值。让我们共同为南音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