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闽南文化,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唐五代开始,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便在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等地生根发芽,逐渐发展成为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本文将探讨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分析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古厝文创作品以及石狮人文风情等方面,展现闽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独特魅力。

一、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匠心汇聚,薪火相传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始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这种技艺不仅影响了闽南地区,还传播至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等地。2009年,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市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蒋钦全多年心血的结晶。蒋钦全出生于世界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惠安,是清代蜚声八闽的蒋源成石铺第六代传人。他13岁便在祖辈教导下学习石雕技艺,曾当过国营石雕厂的骨干工人,改革开放后更是投身于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传习所,蒋钦全带领一批批徒弟学习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从选材、设计到施工,一一传授。他们用红砖白石、燕脊翘檐、雕饰彩绘等技艺,将一座座闽南传统风格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彰显着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闽南古厝文创作品:现代材料与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

在传承闽南文化的同时,新一代闽南人也在不断创新。马奔,一位00后的微缩作品手工爱好者,将闽南古厝作为创作题材,用挤塑板、PVC等现代材料,结合传统的手工拼接雕刻技术,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微缩模型。

马奔的微缩作品以1:301的比例复刻了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双坡曲、燕尾脊,还是蚂蚁大小的瓦片,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闽南古厝的美丽,更传递出闽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乡愁。

三、石狮人文风情:历史沉淀,乡愁弥漫

石狮,这座闽南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在这里,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岁时风土到建筑风格,石狮都透露出浓厚的人文风情。摄影爱好者们通过镜头凝固了无数这样的瞬间,将传统风土人情在当下进行真实再现,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

四、结语

闽南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新时代背景下,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推广闽南古厝文创作品以及展现石狮人文风情等方式,让闽南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连接海内外闽南人的情感纽带。让我们一起见证家乡的精彩瞬间,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