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指尖上的瑰宝,传承着千年的古韵,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一、莱州毛笔:翰墨飘香,传承千年的书写艺术

毛笔,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莱州毛笔,以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选用莱州湾沿岸特产的黄鼠狼尾毛,佐以优质东北元尾、貉子针毛,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最终呈现出品质上乘的狼毫笔、兼毫笔。

莱州毛笔不仅书写流畅,而且造型美观。著名书法家启功曾赞曰:“柔进得中,管轻适手。”2006年,莱州毛笔被烟台市政府录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莱州面塑:民间艺术瑰宝,指尖上的美好寓意

莱州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利用莱州独特的原料资源优质小麦粉,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莱州面塑形式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等,花样繁多。据《莱州市志》记载,莱州面塑曾是当地的四大贡品之一。其特点突出、气韵生动,文化底蕴厚重,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莱州,面塑有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如结婚、上梁、送三、百岁、过年时都会用到各种面塑,如龙凤呈祥、鸳鸯饽饽、鲤鱼饽饽、肥猪饽饽等,寓意着幸福、吉祥、长寿。

三、莱州草辫:千年传承,指尖上的自然之美

莱州草辫,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起源于沙河一带。其制作工艺独特,以当地特有的麦草为原料,经过选草、浸泡、晾晒、梳理、编织等工序,最终制作成各种精美的草编工艺品。

莱州草辫工艺品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或质朴自然、清新别致。既有实用的草编提包、拖鞋、花篮,也有装饰画等艺术品。莱州草辫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四、莱州玉雕:匠心独运,指尖上的文化瑰宝

莱州玉雕,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莱州玉雕工艺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莱州玉雕就已经享有盛誉。

莱州玉雕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其工艺精湛,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莱州玉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结语

莱州文化传承,如同指尖上的古韵瑰宝,闪耀着独特的光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莱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莱州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让指尖上的古韵瑰宝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