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泸县,这座位于四川南部的千年古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西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设县治起,泸县便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资源,成为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深入探讨泸县的文化脉络,解析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并展望其新时代的文化新篇。
历史与文化脉络
西汉设县,文化发端
泸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泸县被称为“泸水之滨”,是古蜀道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泸县的文化主要以巴蜀文化为主,融合了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
宋代繁荣,文化兴盛
宋代是泸县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泸县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被誉为“西南要会”。这一时期,泸县的石刻艺术达到了巅峰,著名的龙桥群和宋代石刻成为泸县文化的重要标志。
民间演艺,文化传承
泸县有着悠久的民间演艺传统,早在古代就活跃着一批专职化的农民演艺团队。2009年,泸县整合全县农民演艺资源,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演艺中心——泸县农民演艺中心。如今,全县有100多支专职演出团队、数千名演员,形成在泸县乃至整个西南具有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龙文化特色
泸县被誉为“中国龙文化之乡”,龙文化是泸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泸县的龙文化特色:
龙舞文化
泸县的龙舞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泸县龙舞以雨坛彩龙、龙脑桥、泸县龙桥群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泸县建立了龙舞文化四级传承人制度,设立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资金,培育形成22人的龙舞代表传承人梯队,整体推进龙舞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龙桥文化
泸县拥有180余座龙桥组成的龙桥群,这些龙桥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且成为泸县文化的重要标志。泸县对全县的龙桥进行了系统性普查,对180余座龙桥实施抢救保护,其中47座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
龙雕文化
泸县与龙有关的雕刻广布,如泸县宋墓、玉蟾山摩崖造像等。这些龙雕作品不仅展现了泸县丰富的龙文化,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新时代文化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泸县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文化品牌创建
泸县围绕龙文化、宋文化、石刻文化三大文化主题,和龙舞、龙桥、龙雕三大文化特色,加速开展文化品牌创建,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曲艺之乡等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泸县充分发挥丰富的龙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龙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泸县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文化传承与创新
泸县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文化创新。泸县设立了龙文化研究院、宋代石刻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结语
泸县古韵传承,千年文化脉络与时代新篇交相辉映。在新时代背景下,泸县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县、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