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位于烟台市,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活力的地区。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现代融合,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传承画卷。本文将带您踏上莱山区的文化传承之旅,探寻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秘密。

一、莱山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莱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胶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以下是一些莱山区的历史文化亮点:

1. 朱雀山:历史的见证者

朱雀山,原名山昔山,也叫皵山,位于莱山区南部。据民间传说,这里曾是汪洋大海的一部分,后因地球造山运动逐渐露出海面。朱雀山南北长12公里,东西长6公里,海拔高度653.8米,是胶东十座高山之一。1936年版《牟平县志》记载,朱雀山“皵山南北横卧,层陵断雾,罩络群山,遥望崖壑重深,如画家细皴,故以皵名。”(参考信息[1])

2. 马山寨世界设计公园:文化与现代的融合

马山寨世界设计公园位于莱山区,总占地面积154公顷,由烽火公园、逐浪公园与艺展公园共同组成。其中烽火公园以人文之路为主轴,南起于马山寨大门,北止于烽火台遗址广场,占地30公顷。烽火公园以明代烽火台遗址为文化符号,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成为烟台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参考信息[2])

3. 朱塂堡小学泥塑艺术:传承与创新

烟台市莱山区朱塂堡小学成立了泥忆工作坊,旨在传承和发扬胶东非遗泥塑艺术。学生们以黄泥为原料,运用泥土的不同形态进行创作,将乡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参考信息[3])

二、莱山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莱山区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文化创新发展之路。以下是一些莱山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亮点:

1. 非遗进景区:文化共传承

莱山区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如“匠心传艺”非遗品牌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非遗学堂、非遗亲子活动、非遗名师讲座、非遗进校园、非遗集市等活动,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自信,切实解决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难题。(参考信息[4])

2. 海阳大秧歌:民间艺术的瑰宝

海阳大秧歌是莱山区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它集歌、舞、戏于一体,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而著称。海阳大秧歌已成为烟台市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参考信息[4])

三、结语

莱山区,这片充满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看到现代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莱山区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上,创造更多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