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边村,这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古老村落,拥有着超过8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广府文化的代表,更是广州大都市文化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罗边村如何探寻古老文化传承的道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罗边村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1. 村落历史
罗边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名由来于南宋时期,罗贵率领南雄府广昌县牛田坊珠玑巷36姓97户人南迁至此,繁衍生息。罗边村作为罗氏族人第三次迁徙的中转站,因此得名“第三珠玑巷”。
2. 文化底蕴
罗边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千年宗祠、巍然庙堂、古风习俗等。其中,余荫山房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罗边村乡村振兴的探索
1. 文化传承
罗边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收集整理村史村志、组织编写村史、建立村史馆等方式,让村民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2. 产业发展
罗边村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新型企业,调整工业区厂房规划,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手工艺,如余荫山房的园林艺术、村民的篾编技艺等。
3. 环境整治
罗边村投入资金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建设停车场、路灯、文化室等公共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4. 民生改善
罗边村着力改善民生福利,升级改造幼儿园,提高村民子女学习环境,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罗边村乡村振兴的启示
罗边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其他乡村提供了以下启示:
- 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挖掘乡村文化底蕴。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
- 加强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 改善民生福利,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总之,罗边村在探寻古老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罗边村将继续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为我国乡村发展树立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