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一个坐落在祖国东南沿海的文化古县,拥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在众多非遗项目中,惠安木雕、惠安石雕、惠安女银饰技艺等,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带您揭秘惠安文化传承人的魅力,共同感受非遗传承的密码。

惠安木雕:千年技艺,传承不息

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融合了福建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具有粗犷、古朴、醇厚的特点。作为中国南派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惠安木雕在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郑国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惠安木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了传统技艺精华,以材质为突破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郑国明认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木雕进行创新,可以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新光彩。

以《同心酒》为例,郑国明用黑檀木精雕,雕刻出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并肩而立、共饮同心酒的场景,寓意惠安雕艺千年传承、师徒同心、共创辉煌的决心。

惠安石雕:匠心传承,守望千年

惠安石雕作为福建省惠安县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技艺精湛。惠安是“世界石雕之都”,石雕技艺享誉海内外。

杨惠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现为雄发石艺苑研发中心艺术总监。他博采众长,熟练掌握了传统石雕制作技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杨惠山尤擅石(玉)壶雕刻制作,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惠安女银饰技艺:匠心独运,传承有续

惠安女银饰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艺,传承了千年。

王文玉,惠安传统银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祖传四代的银匠世家。他坚持手工制作银饰品,用真挚的匠心打造出具有灵魂的银腰链。王文玉老人的银饰作品,传承了惠安女银饰技艺的精髓,为惠安石雕行业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产值。

传承与弘扬: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承人的努力。惠安文化传承人通过不断钻研、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光彩。

惠安文化传承人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们精湛的技艺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非遗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惠安文化传承人的魅力在于他们对非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他们的努力下,惠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