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这座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古老城市,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在这片土地上,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文化光芒。本文将深入探讨诸暨文化瑰宝背后的故事,以及传承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
一、诸暨文化瑰宝概述
诸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西施传说到寿新灿的棕编技艺,从马剑镇的“诗路明珠”到门楣生辉的历史故事,诸暨的文化瑰宝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1. 西施传说
西施传说流传于诸暨,产生于春秋末期,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涉及人物传说、地名传说、物产传说、风俗传说等,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
2. 寿新灿的棕编技艺
寿新灿,75岁的棕编艺术大师,潜心棕编已半个多世纪。他的棕编作品多次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奖,为棕编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 马剑镇的“诗路明珠”
马剑镇,元末文学家戴良的故乡,见证了明朝圣医戴思恭的成长。这里的文化氛围,让一批杏林高手在这里继往开来。
4. 门楣生辉的历史故事
诸暨赵家镇的兰台赵氏老台门的门楣上,常见琴鹤家风”的门额,源自赵氏先祖、北宋诗人赵忭。这些门额见证了诸暨丰富的历史文化。
二、传承人名录背后的故事
在诸暨的文化瑰宝中,传承人名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以下将介绍几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
1. 寿新灿
寿新灿16岁起学习棕匠手艺,1996年开始棕编创作至今。他的棕编作品多次获奖,为棕编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 戴良
戴良,元末的诗人文学家,他的文章关注社会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为普通人写传记,并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人文关怀。
3. 吴鐩
吴鐩,元明时期的诗文大家,承好义祖风,喜交四方贤士。他曾将自己的家腾出来作为宋濂的居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传承挑战
尽管诸暨文化瑰宝丰富多彩,但在传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 传承人老龄化
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龄较大,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不高,导致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
2. 传承体系不完善
部分传统技艺的传承体系不完善,导致技艺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
3. 传承环境恶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技艺的传承环境逐渐恶化,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四、结语
诸暨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传承挑战,我们应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