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益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明清古巷到羊舞岭窑,从博物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千年的文化。本文将解码益阳,探寻其文化传承的活力密码。

一、明清古巷: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益阳明清古巷,作为益阳市文旅龙头,不仅展示了益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还通过微短剧《银城雨巷》等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1.1 开机仪式与领导致辞

2024年12月16日,益阳明清古巷首部微短剧《银城雨巷》开机仪式举行。益阳市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明清古巷公司董事长石伟能在致辞中表示,益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旅业摆在突出位置,明清古巷项目作为益阳市文旅龙头,不断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撑和机制保障,力求持续擦亮城市文旅新品牌。

1.2 明清古巷的文化价值

明清古巷不仅承载着益阳的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城市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通过微短剧等新媒体形式,明清古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为传承和弘扬益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博物馆:历史的窗口

益阳市博物馆作为“一园两中心”项目的子项目,总建筑面积15315平方米,设有历史文化陈列展、简牍文物陈列展、生命签证陈列展和民俗文物陈列展等四大主题展厅。

2.1 博物馆的布局与设计

益阳市博物馆的场馆设计将文物保护研究与展示教育相结合,生动诠释益阳千年文脉传承的灿烂与辉煌。室内展示区域分为多个主题展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现益阳人文历史的窗口。

2.2 博物馆的文化价值

益阳市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窗口,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益阳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益阳文化的机会。

三、羊舞岭窑:非遗文化的传承

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传承人史一墨的带领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1 羊舞岭窑的历史

羊舞岭窑是宋元明清时期益阳烧造瓷器颇具规模的一处窑场。近二十多年,本土艺术家史一墨肩负非遗传承保护的重任,定居益阳,重燃窑火。

3.2 非遗文化的传承

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通过组织传非遗文化、品古窑魅力等社会实践活动,羊舞岭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语

益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焕发出新的活力。从明清古巷到博物馆,从羊舞岭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的文化传承之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