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彬,一位在中医药领域耕耘28年的专家,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本文将深入剖析杨仕彬的生平事迹,解读其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医学之路:从农村到名中医
1. 家族影响与刻苦求学
杨仕彬,1971年出生于四川盐亭农村,在家人的影响下,自幼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0年,他高中毕业考入泸州医学院中医专业,成为该专业第一个录取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杨仕彬刻苦学习,几乎年年获得奖学金,1995年毕业时以中医系第一名的成绩留校,至今已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17年、康复医学科工作11年。
2. 多次进修,提升医术
杨仕彬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医学高峰。他多次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从住院医师一步步晋升为主任中医师。
二、医德高尚:关爱患者,情系民生
1. 关爱贫困患者
在从业的28年里,杨仕彬深知基层患者的困境。他遇到两个印象深刻的病人,一位是来自宜宾江安的患有消化道出血的年轻女子,另一位是患有白血病的少年。二人都来自农村,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杨仕彬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会反复精打细算,尽量选择价格更便宜的药物,同时特别关照家境贫寒的患者。
2. 推崇分级诊疗
杨仕彬认为,区县医院能治好的疾病,就没有必要跑到三甲医院。他常常与病人耐心解释,告知患者没必要跑三甲医院,既可以减少来回奔波之苦,也能减轻经济负担。
三、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的弘扬者
1. 临床教学,培育人才
杨仕彬在一线从事见习生、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研究生等的临床教学工作。他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结合临床实际,将所学的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及先进理念传授给学生,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 撰写论文,推动学术发展
杨仕彬积极撰写论文,并指导下级医师及研究生等撰写各类论文,已在各种期刊杂志中发布相关医学论文20多篇(其中SCI文章3篇),编撰专著4部(其中1部十四五核心示范教材)。
3. 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发展
杨仕彬主持及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创新专利1项。
四、结语
杨仕彬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药专家,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当代中医药文化的弘扬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杨仕彬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中医药人为民族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