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这座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信阳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塑造出一个充满现代魅力的城市?本文将深入探讨信阳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一、信阳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信阳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28个,县级非遗项目152个。近年来,信阳市息县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搭建平台,促进传承

为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息县搭建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将板凳龙、嗨子戏等13名省、市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纳入其中。这一举措不仅为传承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还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创作文创产品,弘扬传统文化

息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非遗人才创作了《秦雪梅观画》、《长淮飞渡》等20多部文创产品,并在多项活动中精彩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这些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了信阳非遗文化的魅力。

3. 举办文艺作品展,传播非遗文化

统战部与宣传部、息县教育体育局联合,由息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承办,举办了剪纸、葫芦烙画等文艺作品展15场,吸引了2000余名周边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二、信阳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阳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如鸡公山、浉河区等。近年来,信阳在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景区提升,打造特色旅游

鸡公山景区以其卓越的服务品质、丰富的活动内容、创新的业态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国庆期间,鸡公山景区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55.98%,创历史新高。

2. 文旅融合,创新业态

信阳将文旅与文创相结合,打造了“潮玩鸡公山,国庆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文创集市也成为了景区的一大亮点。

3.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市场

信阳利用网络资源,邀请网络红人进行电商包装、网络营销,并通过直播平台将特色文创产品推向全国。

三、信阳编钟古乐的传承与发展

信阳编钟古乐作为我国古代主要乐器,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文广旅局策划、信阳编钟古乐团出品的大型编钟古乐舞《申声不息》在浉河区琵琶台震撼上演。

1.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呈现视听盛宴

《申声不息》以编钟古乐为核心,融合舞蹈、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2. 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城市魅力

编钟古乐舞《申声不息》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信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信阳的城市魅力。

四、信阳微短剧的创新与发展

郑州作为微短剧创作之都,其微短剧制作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信阳也积极参与微短剧创作,以戏剧、景区为背景,打造了一系列优秀的微短剧作品。

1. 以戏剧为切入点,创作微短剧

如豫剧《豫见您,遇见你》等作品,将戏剧与文旅相结合,展现了河南的文化魅力。

2. 以5A级景区为大背景,创作微短剧

如信阳的《鸡公山传奇之云中恋》、郑州的《天下嵩山》等作品,以景区为背景,讲述了丰富的故事。

3. 以整座城市的文旅知名景点为创作背景,创作微短剧

如洛阳的《洛花如有意》《又见鸾鸟起舞时》等作品,展现了河南各城市的文化特色。

五、总结

信阳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保护和传承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推动了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阳将继续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动力,塑造出一个充满现代魅力的魅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