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大别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信阳市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其中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与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揭秘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活力密码。

一、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背景

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通过前期综合评审,命名了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和社会传承基地,旨在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深入开展非遗活态传承。

二、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类型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如信阳农林学院食品学院信阳菜文化展览馆、浉河区茶文化馆等,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价值。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如河南旺鑫食品有限公司、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黄庙生态茶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实践平台,让年轻一代有机会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如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茶学实验教学中心、光山县晏河乡詹堂村等,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政府、院校、社会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推动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活力密码

  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信阳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院校参与,人才培养: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与院校合作,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为非遗传承提供人才支撑。

  3. 社会参与,共同传承:信阳市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传承的良好氛围。

  4. 创新发展,传承创新: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注重创新发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高非遗项目的吸引力。

  5. 展示交流,扩大影响: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

四、案例解析

以信阳灵龙湖旅游区为例,该景区荣获“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称号。灵龙湖景区非遗中心设有多种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及展示厅,拥有多位民间工艺大师,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创作,带领游客亲身体验创作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五、总结

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政府主导、院校参与、社会参与、创新发展、展示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信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