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象山,一个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的沿海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历史的记忆,映射着文化的光芒。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山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传承人的匠心独运,以及这些文化瑰宝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颜。
象山非遗的概览
象山非遗是象山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遗产。它包括了海洋渔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多个方面。在象山县四级非遗名录中,有6个国家级、15个省级、46个市级、161个县级非遗项目。
海洋渔文化
象山的海洋渔文化源远流长,从7000年前的塔山文化开始,海洋渔文化如同东海涛声,在半岛人耳边绵延不绝。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
民间艺术
象山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剪纸、木雕、麦秸画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象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技艺
象山的传统技艺以渔船制造、渔网编织、鱼拓艺术等为代表。这些技艺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象山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活动
象山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渔民开洋节、谢洋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象山人民的信仰和习俗,也促进了社区团结和文化交流。
传承人的匠心独运
在象山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中,传承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以匠心独运的精神,将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传承下来,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卢圣贵:鱼拓艺术的传承者
卢圣贵是象山鱼拓艺术的传承人。他曾在知天命之年重投艺术,将象山本土的非遗瑰宝传承开来。他的鱼拓作品不仅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还能让每个人亲自动手制作,从中提高美学修养。
张心荣:竹编技艺的传承者
张心荣是象山竹编技艺的传承人。他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趣味十足的竹编课,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竹编的乐趣,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文化瑰宝的焕新颜
随着时代的发展,象山非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非遗文创大赛
象山县举办了“非遗造万物”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吸引了众多传承人、文化企业、文旅企业等个人和单位参与。这些参赛作品将非遗与文创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进基层
象山非遗文化走进了社区、乡村、景区等地,让更多人近距离领略非遗的魅力。非遗课堂进基层,文化传承润人心,让传统文化之河源远流长。
结语
象山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传承人的匠心独运下,这些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非遗,让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焕发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