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许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社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许多社火文化传承人默默耕耘,将传统技艺传承发扬。本文将揭秘这些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坚守传统、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
一、社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社火文化的起源
社火,又称社戏、庙会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一种集舞蹈、戏曲、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许昌作为社火文化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社火文化的传承
在许昌,许多社火文化传承人致力于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将社火技艺传授给下一代,使这一文化得以延续。
二、传承人背后的故事
1. 杨丽丽:麦秸画的传承与创新
杨丽丽,一位52岁的麦秸画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自小跟随姥姥学习麦秸画技艺。她的作品《听琴图》在深圳文博会上火出圈,引起了广泛关注。
杨丽丽创作的麦秸画采用原图尺寸设色,融入现代绘画、缂丝技法,经过煮、染、刮、拼、剪、烙、贴、裱等工序,历时半年,总共用了两万多麦秸片。她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麦秸画技艺,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霍军政:社火道具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
霍军政,霍庄村党支部书记,社火道具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他带领村民发掘整理出版了系列社火文化与艺术研究丛书,并与许昌学院合作,推动社火文创产品的发展。
霍庄村社火道具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霍军政的带领下,霍庄村已成为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许昌市政府的支持
1. 高规格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专班
为推动许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许昌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专班,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2. 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实验室
许昌市政府创办了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实验室,为传承人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助力社火文化传承与发展。
结语
许昌的社火文化传承人,以坚守传统、创新发展的精神,为这一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故事,是许昌社火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让我们共同期待,许昌的社火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