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新宾满族剪纸、满族传统袍服制作技艺、满族传统小吃等,都是新宾非遗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揭秘新宾非遗传承人,探讨谁将担纲未来,传承千年技艺。
一、新宾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薪火相传
新宾满族剪纸传承人关长胜,79岁高龄,满族正黄旗,是新宾满族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姥姥和母亲的熏陶,关长胜继承了剪纸技艺,并不断创新,将满族剪纸技艺发扬光大。他的剪纸作品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拙中见巧,寓意丰富恢弘,耐看、耐思、耐品。关长胜坚持用剪刀剪制作品,一剪到底,剪纸手法以剪为主,以刻为补,从设计、剪制到装裱独立完成。
满族传统袍服制作技艺传承人于威,出生于新宾有名的旗袍世家。她将老一辈匠人的经验总结成理论,恪守祖训,延续传统工艺,不忘初心,传承东方之美。于威自幼喜欢拿笔在白纸上勾画服装样式,九岁便跟随外婆、姨妈开始学习满族袍服制作工艺,十一、二岁时就能独立制作盘扣。
满族传统小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充分利用新宾自然资源和历史民俗,多年来凭着对满族传统小吃传承的执着,专注手工制作,发扬传承了独具匠心的满族传统小吃文化。姜丽麾制作满族小吃主要采用原始的做法,讲究粗粮细做,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二、传承面临挑战:人才短缺,后继无人
尽管新宾非遗传承人在传承千年技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兴趣日益减弱,导致人才短缺,后继无人。
以满族剪纸为例,关长胜表示,近年来前来学习剪纸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压力越来越大。满族传统袍服制作技艺传承人于威也坦言,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从事现代职业,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缺乏兴趣。
三、传承与发展:创新与坚守,共担未来
面对传承挑战,新宾非遗传承人积极寻求创新与坚守,共担未来。
关长胜在保留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设计出许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剪纸作品,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更具现代感。于威在旗袍制作工艺上,大胆改良老样式,打造传统又时尚、美观又实穿的新满袍。姜丽麾则将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传授给妹妹和儿子,让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得以推广和发展。
此外,新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尊重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氛围浓厚。新宾县还依托多元化媒体进行宣传,在各族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圈粉。
四、结语
新宾非遗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千年技艺的重任,他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面对传承挑战,他们积极创新与坚守,共担未来。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新宾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传承千年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