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这座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古代河西走廊的政治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众多文化传承人默默守护着民族文化的火种,将传统技艺和知识代代相传。本文将带您走进武威,探寻这些文化传承人的神秘身影。

一、武威的历史与文化

武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自汉代以来,武威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历史上,武威曾是五凉古都,武功军威,拥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五凉文化以其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的特点,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五凉文化博物馆

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武威地标性建筑南城门楼,展馆以“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为主题,通过经济繁荣、贸易畅通、名门著姓、文化传承等十二个单元,展示了五凉文化的丰富内涵。

2.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规模最宏伟的文庙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传统。大成殿、文昌宫、儒学院等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二、文化传承人的守护

在武威,众多文化传承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民族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

1. 李氏玉雕工艺

李氏玉雕工艺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由江苏迁移至甘肃武威的先祖创立。李百林老人是李氏玉雕工艺的接班人,更是武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代镂空玉石圆雕传承人。他将这一古老的玉雕工艺发扬光大,赢得了无数的荣誉。

2. 攻鼓子艺术团

攻鼓子是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子村的一种边敲鼓边舞动的队列舞蹈。杨门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攻鼓子艺术团团长,他致力于攻鼓子的传承和发展,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3. 红色唐卡

天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扎西多杰,创作了49.1米长卷唐卡《世界伟人毛泽东》。这幅作品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长的毛泽东唐卡长卷,展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人们也在不断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 传统玉雕与现代设计

李百林老人在传承李氏玉雕工艺的基础上,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玉雕创作,创作出了一件件具有时代特色的玉雕作品。

2. 攻鼓子的创新发展

攻鼓子艺术团在传承传统攻鼓子的基础上,创新编排了多个节目,将攻鼓子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3. 红色唐卡的现代艺术表现

扎西多杰在创作红色唐卡时,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将毛泽东等伟人的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使红色唐卡更具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武威的文化传承人们,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守护着民族文化的火种。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文化传承人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武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