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专家们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以下是对这些观点的详细解读。

一、文化自信与时代使命

1.1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专家们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这不仅是对文化事业的重要指示,也是对全社会的一个重要呼吁。

1.2 时代使命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对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指示,也是对全社会的一个重要呼吁。专家们指出,要实现这一使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
  • 坚持中华文化传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1 连续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专家们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2.2 创新性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2.3 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

2.4 包容性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2.5 和平性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三、传承与发展

3.1 传承文化

传承文化需要扎实学习传统文化,亲身实践,守正创新。

3.2 发展文化

发展文化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推动文化事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3 国际传播

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

四、结语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国之大者。在座谈会上,专家们提出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