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在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基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讨论,对座谈会精华进行盘点,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文化传承指南。

一、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 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2. 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3. 统一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
  4. 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
  5. 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
  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大对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思想理论和文化支撑。
  2. 坚持中华文化传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3.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结语

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以座谈会上的精华为指导,共同努力,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