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文化传承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打造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揭秘文化传承助力下的美丽乡村新模式,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概述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是指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传承的地区,通过挖掘和传承当地文化,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这种模式强调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乡村发展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二、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的典型案例

1. 河南洛阳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平乐村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 农民牡丹画创作文化:平乐村自古就有种牡丹、爱牡丹、画牡丹的风尚,形成以农民画师为主的牡丹画创作队伍。
  • 牡丹画产业发展:成立牡丹画院,建设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打造集培训、绘画、装裱、销售、接待、外联于一体的产业链。
  • 乡村旅游:依托牡丹画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牡丹、购买牡丹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 莎车县荒地镇阔纳巴扎村

阔纳巴扎村以特有的“虔”文化为主题,以有机茶、虔山鸡、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为基础,结合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农业田园综合体新案例。

  •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虔”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和发展。
  • 生态农业:发展有机茶、虔山鸡、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乡村旅游:结合山水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的发展策略

1. 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 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了解其历史渊源、价值内涵和发展现状。
  •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 创新发展路径

  • 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理念。
  •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加强乡村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 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乡村建设。

四、总结

文化传承助力下的美丽乡村新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加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