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同时,实现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文化传承型村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
一、文化传承型村庄的内涵与价值
1. 内涵
文化传承型村庄是指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村落。这些村落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2. 价值
文化传承型村庄具有以下价值:
- 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 反映乡村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挑战
1. 传统建筑保护与村民改善生活愿望的冲突
传统建筑是文化传承型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化进程中,村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与传统建筑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2. 资本下乡目的与当地居民人本价值的背离
资本下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发展,但部分资本下乡的目的与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存在背离。
3. 村落空心化与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缺失
随着人口流失,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导致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缺失。
三、文化传承型村庄的和谐共生之道
1. 坚持文化整体保护理念
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时,要充分考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实现整体保护。
2. 重塑乡村精神文化家园
通过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精神文化家园,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激活乡村建设主体意识
鼓励村民参与村落规划、建设和保护,激发乡村建设主体意识。
4. 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治
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村落治理,实现共治共享。
5. 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遗产,提升村落文化的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
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板万村为例,介绍了其在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方面的成功经验。
1. 修整村庄道路,重建排水系统
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2. 扶正加固吊脚楼,协调整村建筑风貌
保护了传统建筑,展现了村落特色。
3. 扩建村中心小学,改造农宅内部
满足了村民的教育和居住需求。
4. 设计锦绣坊、酿酒坊、土陶人家、布依戏传习所等生产和文化空间
让村庄文脉得以延续,传承了布依族传统文化。
五、结论
文化传承型村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和谐共生,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坚持文化整体保护理念、重塑乡村精神文化家园、激活乡村建设主体意识、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治、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等措施,实现文化传承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