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荆楚门户”。这里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近年来,荆门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传承人。本文将揭秘荆门文化传承人名单背后的故事与风采。

一、传承人的定义与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在保护、传承、弘扬、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公布,旨在表彰这些为文化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体。

二、荆门文化传承人名单及故事

1. 杜礼清:皮影戏传承人

杜礼清,1946年出生于荆门市沙洋县,自幼学习皮影戏,师从郭友常。他精通皮影表演、演唱,以及影人及皮影道具制作。1978年,杜礼清接掌戏班,带徒弟近100人,常年坚持演出。至今,他已演出《黑暗传》《隋唐演义》等110多个剧目,演出3500余场,自制影人及皮影道具6000多件。

2. 张本志:八角雪枣制作技艺传承人

张本志,65岁,东宝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他从事八角雪枣制作技艺传承工作多年,致力于将这一传统美食发扬光大。八角雪枣,又称“东宝雪枣”,是荆门市东宝区的特色传统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3. 李光菊:东宝坐丧鼓传承人

李光菊,71岁,东宝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她擅长东宝坐丧鼓演奏,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东宝坐丧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 武清高:蟠龙菜制作技艺传承人

武清高,70岁,钟祥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他从事蟠龙菜制作技艺传承工作多年,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蟠龙菜是荆门市钟祥市的传统名菜,具有悠久的历史。

5. 杨道美:沙洋民歌传承人

杨道美,79岁,沙洋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他擅长沙洋民歌演唱,是该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沙洋民歌是荆门市沙洋县的特色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传承人的风采与贡献

荆门文化传承人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默默耕耘,为传承和弘扬荆门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 传承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荆门文化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将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传承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帮、带”的精神。

2.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荆门文化传承人通过各种形式,如演出、展览、讲座等,向公众展示荆门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3.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门文化传承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荆门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荆门文化传承人名单背后的故事与风采,充分展示了荆门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人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为文化传承付出辛勤努力的传承人,为荆门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