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文化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让传统文化在共享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及文化自信的树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共享时代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激活文化传承动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长期演进、中华儿女辛勤奉献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结晶,具有重要价值作用。近年来,一些地方围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作出积极探索,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入了动力活力。

1.1 挖掘城市文化的血脉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真抓实干,不断挖掘城市文化的血脉。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修复历史建筑、挖掘传统村落数量等方式,让城市历史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1.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实践文化遗产路径,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截止2023年,全国共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6.35万处,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文化根脉融入日常

在守护精神家园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古迹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根脉,是一方百姓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了永续一座城市的关键。

2.1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方面,融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通过修缮和修复历史建筑,让久已被人淡忘的传统文化习俗恢复如初。

2.2 举办文化活动,传承文化精髓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剪纸、猜灯谜、油画展览等,唤醒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力,促进其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创新。

三、树立文化自信,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与守护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蕴含着五千年璀璨文明的智慧与价值,是我们身份的根脉。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3.1 坚守文化自信

在这个信息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自己的文化自信,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生存和发展。

3.2 共同学习、共同传承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好地铭记历史,理解今天,并为未来铺路。共同学习、共同传承,不仅能让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一代中焕发光彩,更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展示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总之,在共享时代,我们要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树立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