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本文将带您走进文化传承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那份深沉的文化情怀。
一、陶侃搬砖:磨砺意志,成就大业
东晋时期,陶侃在广州做官。当时广州地区生产落后,人口稀少,陶侃在那里并没有太多公事可办。然而,陶侃并没有沉溺于舒适的生活,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锻炼自己的意志——搬砖。
每天清晨,陶侃将一百多块砖从院子里搬出去,到了晚上,又把它们搬回屋子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家人觉得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陶侃回答:“我将来是要报效国家,做大事的。如果生活过于舒适,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家效力呢?”
几年后,陶侃被调回中原,被皇帝重用。回到中原后,尽管公务繁忙,但他仍然保持着在广州养成的搬砖习惯,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他常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天天玩乐?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陶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胸怀大志,珍惜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作为。年轻人不应该放弃理想,每个人都心中都有许多愿望,这些就是生活的动力。但愿望的实现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需要为之付出、为之奋斗才能实现。
二、盛世修典:摸清文化家底,传承千年文脉
《盛世修典——揭秘大系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我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这个展览分为三大版块:“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千古丹青,寰宇共宝”和“创新转化,无界之境”。
展览中,精选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12000多件中的1700多件出版打样稿进行展出,涵盖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重要画作。这些作品无限接近真迹,让观众在一天之内就能看到许多中国历代名画,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
从唐代的《历代名画记》到宋代的《宣和画谱》,再到清代的《石渠宝笈》,直至当代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我国历代绘画的整理收藏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些努力让千年文脉得以延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非遗魅力:演绎古今风华
《共赏非遗魅力 演绎古今风华》一文介绍了抖音华彩传承晚会。晚会从《山海经》汲取灵感,通过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经典戏曲、国风民乐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晚会中,国风舞蹈是亮点之一。《谷雨天》的舞者轻盈地转身、挥袖,尽显中国舞的优雅;《绮梦山海》让古老神话通过歌舞的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潮燃英歌》中,英歌舞的刚劲豪迈与现代舞的自由奔放碰撞出新的火花。
此外,晚会还设立了非遗文化集市,糖画、拓印、剪纸、中国结绳、水拓丝巾等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让非遗年轻起来,火起来,成为所有演员和非遗传承者共同的心愿。
四、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央视《开讲啦》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一文介绍了央视《开讲啦》节目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邀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为观众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
节目中,顾玉才讲述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革命文物的具体指代以及它们与青年人的关系。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载着一个故事,记录了一段历史。顾玉才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营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五、人文纪录片《传承》: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人文纪录片《传承》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通过寻访大陆和台湾的中华文化传承人,以真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纪录片中,展现了武术、中草药、传统营造、金属加工、刺绣等传统技艺。这些技艺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智慧,以及海峡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六、短片《传承》:让世界看见“新国潮”
短片《传承》通过国际合作改编,以世界语态讲述了多位广东Z世代青年传承发扬岭南非遗文化的故事。他们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玩法。
影片中的醒狮酥、现代绘画技艺描绘的醒狮、传统剪纸融合现代元素等,都展现了Z世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部短片在海外热播,受到国际观众盛赞。
结语
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传承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身影。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传承者,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