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传承人谷彩花:非遗的守护者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一片充满历史底蕴和民族风情的土地。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谷彩花老人的故事尤为动人。
谷彩花的音乐世家
谷彩花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全家人都是唱山歌的好手。在孩童时期,她就跟随母亲、外公学习民歌,是远近闻名的“金嗓子”。在桑植县,民歌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传承。
桑植民歌的独特魅力
桑植民歌的调子,源自于桑植人民的生活。在田间地头、山林之间,桑植民歌的旋律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一代代传承下来。谷彩花老人曾这样描述桑植民歌的产生:“我们传下来的这些桑植民歌的调子,就是从土里面挖出来的东西。在干农活的时候,大家兴致来了,想到什么就唱什么,一山起一山落。”
传承之路
2004年,桑植县非遗中心举办民歌赛,挑选民歌传承人。谷彩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比赛,并最终成为桑植民歌省级传承人。她的传承之路,不仅是对民歌的热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非遗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桑植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推进。通过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实施“桑植民歌五进一回”行动、建设桑植民歌寨及非遗展示馆等举措,不断壮大非遗传承的队伍,丰富非遗保护的方式。
谷彩花的故事启示
谷彩花老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付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像谷彩花这样的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麦地坪的仗鼓舞: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桑植县的麦地坪白族乡,是著名的仗鼓舞之乡。这里的人们,用歌声和舞蹈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仗鼓舞的由来
麦地坪白族乡的仗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宋末元初,白族祖先来到麦地坪一带扎下根来,繁衍生息。由于他们是行伍出生,始终保持着习武的风气。在麦地坪,仗鼓舞成为了白族人民表达情感、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
仗鼓舞的传承
近年来,麦地坪的仗鼓舞逐渐成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钟会龙、钟阳生等众多传承人,将仗鼓舞传承下去。如今,连小学生也加入了学习仗鼓舞的行列,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麦地坪的仗鼓舞,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的见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非遗在传承中发展,是每一个传承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桑植县的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瑰宝。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非遗的魅力,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