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泗水县就是一处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孕育了众多的文化传承人。他们默默守护着历史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将带您揭秘泗水文化传承人的故事。

一、传承人刘静杰:土陶制作的守护者

在著名陶乡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制陶老匠人,他就是刘静杰。刘静杰自称为汉高祖刘邦后裔,祖祖辈辈以制陶为生,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二代了。几十年来,他默默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土陶制作技艺。

刘静杰的土陶制作技艺传承自曾祖父,曾祖父当年在柘沟一带做陶非常有名气,被称为“刘氏制陶状元”。刘静杰从小就跟随曾祖父学习制陶技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他掌握了土陶制作的精湛技艺。

土陶制作工艺

泗水土陶制作原料取之于柘沟镇独有的五色陶土,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土:选择柘沟镇独有的五色陶土,根据不同陶器的需求进行筛选。
  2. 和泥:将选好的陶土加水搅拌,形成可塑性的泥团。
  3. 塑形:根据设计好的陶器形状,用手或模具将泥团塑造成型。
  4. 烧制:将塑形好的陶器放入窑中烧制,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

传承与创新

刘静杰在传承祖辈技艺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使土陶制作技艺得以发扬光大。他制作出的陶器造型优美、质地细腻、色泽光亮,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打造文化示范区核心区

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是县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于2016年11月28日。该中心以打造文化示范区核心区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主要工作

  1. 完成配套提升工程:包括“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和尼山圣源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等配套提升工程。
  2. 资金争取:自2019年以来,对上争取资金4200万元,用于泗水圣源大道绿化提升、鲁南高铁泗水连接线道路绿化等项目。
  3. 工作思路:全面落实“1514”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加快建设文明摇篮·圣源泗水。

三、云渡桃雕:凝聚生活智慧的传统工艺

云渡桃雕是一种以桃核为载体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江苏省临河镇云渡村。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云渡桃雕就成为泗阳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云渡桃雕历史

  1. 明代:当地桃雕作为桃树种植的副产品开始出现。
  2. 清代: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核雕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3.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贫苦,云渡桃雕进入衰落期。
  4.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吸收其他民间艺术特色和长处,出现技艺和题材上的创新。
  5. 20世纪七十年代:是云渡桃雕的繁盛时期。

云渡桃雕技艺

云渡桃雕技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核:选择大小适中、形状完整的桃核。
  2. 粗雕: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对桃核进行初步雕刻。
  3. 细雕:对雕刻好的图案进行细化处理。
  4. 打磨:对雕刻好的桃核进行打磨,使其光滑细腻。

结语

泗水文化传承人们默默守护着历史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泗水县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向这些传承人致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