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石林县,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地区,同时也是彝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流传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刺绣等。这些文化传承人,是千年技艺的守护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长诗讲述了撒尼青年阿诗玛与热恋的青年阿黑相爱,却因恶势力的迫害而被迫分离,最终阿诗玛化身为石峰,与阿黑永远相守的故事。
石林文化传承人毕华玉大师,是《阿诗玛》国家级传承人。他生于石林彝族自治县著名的毕摩世家,是第五代毕摩传人。毕华玉大师精通彝文,熟悉彝族宗教礼仪,对彝族撒尼的民俗传统内涵研究透彻,能主持《尼姆》、《占卜》、《祭祀》、《叫魂》等60多种民俗礼仪。
二、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是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石林文化传承人昂志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和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昂志光从小跟爷爷和父亲学习彝族刺绣,19岁就熟练掌握了大量彝族文献古籍和彝族礼仪习俗。为了更全面学习和了解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他不仅跟长辈学习,还经常到外村学习,先后跟随毕凤林(已故,省级传承人)、李发宗等老师进行学习。经过30多年的学习,他熟读古彝文、熟悉彝族典籍文化,彝族传统文化造诣深厚。
三、石雕技艺
石雕技艺是石林地区的一项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国家级工艺大师阎忠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命名民间工艺大师,是石雕技艺的传承人。
阎忠全大师出生于石雕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石雕技艺。他擅长用锤子、钢钎等工具,将顽石雕成苍龙、玉女、麒麟、石狮等形象,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石林文化传承人是千年技艺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将彝族文化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尊重这些文化传承人,让他们在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彝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