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众多文化传承人默默耕耘,将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传承下去。本文将带您认识几位绥化的文化传承人,并探寻这些地方瑰宝背后的故事。
一、安达剪纸——孙秀英
安达剪纸是绥化地区的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秀英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传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1. 技艺传承
孙秀英师从安达剪纸的创始人,掌握了剪纸的精湛技艺。她擅长将剪纸与当地民俗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剪纸作品。
2. 作品展示
孙秀英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她的剪纸作品曾在多个展览中展出,并多次获奖。
二、描金工艺——满树田
描金工艺是满族古老的民间艺术,满树田作为传承人,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
1. 技艺特点
描金工艺主要用笔勾画金线,内容多以绘制四季花卉为主,用“卍”字饰边,是满族家具绘画艺术的独特语言。
2. 传承意义
满树田不仅传承了描金工艺,还将满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这一技艺更具生命力。
三、泥河陶——陈枢
泥河陶是绥化地区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陈枢作为传承人,将这一技艺传承下来。
1. 技艺历史
泥河陶制作技艺在绥化已有百年历史,取材于小兴安岭流经绥化市的泥河冲刷河床、沉积地下10多米深的黄土淤泥。
2. 制作过程
泥河陶的制作过程复杂,包括晾晒、粉碎、和泥、搅拌、捏制雕塑成型、烧制等环节。
四、绥棱黑陶——寇维军、尹伊君
绥棱黑陶制作技艺是从山东流传到绥棱本地的传统技艺,寇维军、尹伊君作为传承人,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1. 技艺特点
绥棱黑陶工艺复杂,要经过近20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其胚胎较薄,漆黑光亮,器形别致,工艺精巧。
2. 传承意义
黑陶已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如杯、盆、罐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绥棱米醋——闫玉双、闫金峰
绥棱米醋酿造工艺是绥化地区的一项传统技艺,闫玉双、闫金峰作为传承人,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1. 酿造工艺
绥棱米醋酿造工艺以高粱、黄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固体发酵制醋工艺,分为制曲、糖化、酒化、醋化、后熟增香、醋醅熏制、淋醋、新醋陈酿增香等8大过程的大小30余道工序酿造而成。
2. 口味特点
绥棱米醋口味既有山西陈醋的酸,又有镇江香醋的甜,是中国北方民间传统米醋酿造工艺的典型代表。
六、草柳编——王小明
草柳编工艺是绥化地区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王小明作为传承人,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1. 制作工艺
草柳编工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品种众多。王小明制作的草柳编制品造型迥异,形象逼真,既有筐、篮、鞋、帽、衣、席等日用品,也有心形、星形、塔、瓶以及各种几何的组合等精美工艺品。
2. 传承意义
草柳编工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绥化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七、绥棱农民画——孙铁成、韩志学
绥棱农民画是绥化地区的一项原生态民间艺术,孙铁成、韩志学作为传承人,将这一艺术传承下去。
1. 艺术特点
绥棱农民画画面不讲究法则和三度空间,擅用平面构图、多点观察,一幅画里可以同时出现多种角度观察的物体,追求饱满、协调。
2. 传承意义
绥棱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绥化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结语
绥化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文化传承人致力于将这些瑰宝传承下去。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