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宁海县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秘宁海文化传承的创新对策,助力古韵新生。
一、摸清家底,实施文化定桩行动
为了全面掌握宁海县的文化资源,宁海县组织文物工作者开展了乡村调查,对全县文物进行核查排摸。截至2023年11月底,已完成420处乡村文物的核查和录入。这一行动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乡村原生风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宁海县坚持保护乡村原生风貌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1亿元,推进66个村的和美乡村建设。在实施村庄道路、公园、健身广场等基础改造的同时,着力推进了一批农村老街、老宅、老祠堂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三、挖掘乡村故事,出版相关书籍
宁海县鼓励文史爱好者挖掘乡村故事,共撰写相关文章近300篇,出版了《宁海民间故事》《时光里的村庄》等书籍。这些书籍丰富了文化传承的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宁海文化。
四、创新文旅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宁海县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文旅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例如,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前童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
针对非物质文化技艺后继无人的现象,宁海县提出了以下建议:
- 建立宁海县城各项非物质文化传承经费,使各项传承技艺后继有人。
- 对每项技艺传承人进行补助,每年5-8万元。
- 在全域旅游规划中分类布局,如在前童镇布置各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作坊。
- 在宁海主要旅游集散地布展宁海非物质文化技艺展品展览。
- 对有志向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人进行签约,并予以补助。
- 对宁海县城全部非物质文化进行科学性、全面性的保护。
六、探索“书院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宁海县在薛岙渔乡砂碕书院落成开班仪式上,揭开了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崭新的一页。书院集图书、文创、生活于一体,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创,讲述属于新时代的渔乡故事。
七、结语
宁海县在文化传承方面采取了多种创新对策,不仅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宁海县将继续努力,让古韵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