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这个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小村庄,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自唐代南诏时期起,诺邓村名未曾改变,被誉为“千年白族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正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守护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诺邓的历史与文化

1. 盐业兴起

诺邓古村因盐而兴,其盐业开发始于汉朝,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诺邓因盛产优质食盐而名震滇西、缅北,成为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盐的发现使茶马古道有了“盐马古道兄弟”,为诺邓村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明清建筑群

诺邓古村内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及著名玉皇阁道教建筑群等公共建筑。这些古建筑群见证了诺邓村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3. 文化名人

诺邓在明清两朝文风蔚然,人才辈出。清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声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儒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 诺邓火腿制作技艺

诺邓火腿是一种天然的风干发酵肉制品,一般需要风干3年以上。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地理环境,使得诺邓火腿香气浓郁,咸鲜甘甜,口感鲜美。2017年,诺邓火腿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 古法熬盐技艺

诺邓古法熬盐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种传统的熬盐方法,使得诺邓盐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3. 白族习俗

诺邓古村保留着丰富的白族习俗,如祭孔、火把节等。这些习俗传承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是诺邓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1. 李德明:火腿制作技艺传承人

李德明是诺邓火腿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制作火腿,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掌握了这一传统技艺。如今,他带领着村民们继续传承这一技艺,让诺邓火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2. 张玉芬:古法熬盐技艺传承人

张玉芬是诺邓古法熬盐技艺的传承人,她从年轻时便开始学习熬盐技艺,至今已有数十年的经验。她用传统的工艺,熬制出优质的诺邓盐,让这一技艺得以延续。

3. 杨文华:白族习俗传承人

杨文华是诺邓白族习俗的传承人,他从小生活在诺邓古村,对白族习俗有着深刻的了解。他致力于将这些习俗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白族文化。

四、结语

诺邓古村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非遗传承人们的坚守与努力,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让我们共同期待,诺邓村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