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龙舟文化,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苗族人民的信仰、历史和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传承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本文将带您揭秘苗族龙舟文化传承人的名录,探寻这些千年技艺的守护者。

一、传承千年技艺的苗族龙舟

苗族龙舟文化源于我国古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苗族地区,每逢端午节前后,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这些龙舟以独木舟为主,造型独特,寓意吉祥。在比赛过程中,苗族人民通过划龙舟这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传承人的名录

  1. 张天荣:1951年出生于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巴拉河村,从18岁开始学习制作独木龙舟,至今已精心制作30多条独木龙舟,培养徒弟20余人。作为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独木龙舟节代表性传承人,张天荣为苗族龙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张先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独木龙舟传承人,领衔制作了“中华苗族第一龙”——施秉苗族独木龙舟。该龙舟全长77.8米,宽2.5米,挠片160支,浆手160人,舵手、鼓手、锣手和火铳手共20人,共180人。

  3. 吴敬:漳州龙舟钉造技艺传承人,十八岁学艺,掌握钉造龙舟全部技艺,后自己经营龙舟钉造坊,传承了第二代吴芹、第三代吴兆荣、第四代吴跃南、第五代吴福来。

  4. 姜胜文:湖南沅陵龙舟传承人,75岁,沅陵传统龙舟运动被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姜胜文向世人展示了沅陵龙舟的形式和精神,传承了这一民间艺术。

  5. 龙松: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人,自幼跟随堂叔学习银饰制作技艺,掌握了熔银、锻打、雕刻、掐丝、镶嵌、焊接等几十道繁琐工艺,成为传承民族技艺的杰出代表。

  6. 陈兵寿:湖南永州道县道州龙船头雕刻手艺传承人,62岁,道州龙船头造型千姿百态,雕刻手法大胆夸张,着色鲜艳分明。陈兵寿致力于传承道州龙船头技艺,让这一民间艺术焕发新生。

三、传承人的守护者

这些传承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苗族龙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还致力于推广苗族龙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总之,这些苗族龙舟文化传承人,是千年技艺的守护者,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向这些传承人致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