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茂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拥有着丰富的羌族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羌族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羌族文化的重任。本文将揭秘茂县羌族传承人,探寻千年文化薪火相传的背后。
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
《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一书详细记录了四川省羌族聚居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羌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医药等,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承人的培养与教育
茂县凤仪镇小学作为羌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开设了羌语、萨朗操、羊皮鼓舞等多个羌族非遗项目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羌族文化,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3. 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遗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保存,更需要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羌绣、羌医药等非遗项目在保护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羌族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茂县羌族传承人的故事
1. 羌绣传承人李兴秀
李兴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承人,她在茂县羌绣传习所倾囊相授,培训出一批绣娘。她的作品不仅作为装饰,还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助力羌绣的传承与发展。
2.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王全
何王全作为羌笛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通过改进羌笛制作,统一了羌笛的音调音准。他的创新改良让羌笛走进公众视野,走向世界舞台。
3. 羌年祭祀祈福仪式传承人余有陈
余有陈是黑虎寨的释比传承人,他每年都要参加羌年祈福活动。他的传承方式是以师徒形式完成,所有经典全凭口传心授。
结语
茂县羌族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羌族文化的重任。在他们的努力下,千年文化薪火相传,羌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羌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