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其酿造工艺和文化传承已成为中国白酒文化的象征。重阳节在茅台酒酿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酿酒工艺的关键节点,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深入探讨茅台重阳节的由来、传统酿造技艺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重阳节的由来与意义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在茅台酒酿造中,重阳节具有特殊的意义。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茅台酒厂都会举行盛大的重阳祭酒仪式,标志着新一年度茅台酒生产的开始。
1.1 重阳祭酒仪式
重阳祭酒仪式是茅台酒厂的传统习俗,旨在祭拜酿酒祖师先贤,祈求酿酒生产顺利。仪式庄严而神圣,分为初献、亚献和终献三个环节,茅台人谨奉高粱、小麦、美酒、香烛并虔诚感恩之心,恭祭茅台历代祖师先贤于赤水河畔。
1.2 重阳节与茅台酒酿造
重阳节对于茅台酒酿造具有重要意义。此时,河谷高粱成熟,赤水河水质清澈,为茅台酒生产提供了最佳原料和用水。重阳节前后,茅台酒厂开始进行“下沙”工艺,即润粮、蒸煮、摊晾、撒曲、堆积发酵等步骤,标志着新一年度茅台酒生产的开始。
二、茅台酒的传统酿造技艺
茅台酒酿造工艺独特,被誉为世界上最复杂、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工艺。以下是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详细介绍:
2.1 端午制曲
端午节是茅台酒酿造的第一步,茅台酒厂采用传统的人工踩曲方式制作酒曲。将小麦粉碎后加入水和母曲进行搅拌,由女孩们用双足踩出适宜的松紧度,形成龟背型的大曲,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后期发酵。
2.2 重阳下沙
重阳节前后,河谷高粱成熟,赤水河水质清澈。此时,茅台酒厂开始进行“下沙”工艺,将高粱按一定比例破碎,在多轮次蒸煮、翻造过程中,高粱逐步糊化,形成酒体香气丰富、细腻协调、优雅醇厚的酒体。
2.3 七次取酒
茅台酒酿造过程中,每年进行七次取酒,每次取酒的酒液色香味各有区别。根据不同的轮次、酒度、香型和酒名,可以演变出一百多种基酒样品。
2.4 盘勾与勾调
新取出的酒需要装入陶瓷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根据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同类项合并,然后再存放三年。三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调,使用不同的啤酒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调和。
三、文化传承与茅台酒
茅台酒酿造技艺和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以下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文化传承在茅台酒中的作用:
3.1 师带徒传承
茅台酒厂注重技艺传承,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将千年的酿酒技艺、匠心精神和文化内涵传递给新一代的酿酒人才。
3.2 茅台酒节
茅台酒节已成为茅台三大知名IP之一,传递茅台对天道自然的尊崇之意,对大山父老乡亲的反哺之心,对广大消费者的敬重之情。
3.3 《茅台玖章》
《茅台玖章》完整诠释了茅台“顺天敬人,明理厚德”这一核心价值观,并将茅台文化灵魂具象化,让其全方位融入企业治理、市场营销、品牌推广、产品设计、社会公益等各方面。
四、总结
茅台重阳节不仅是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要节点,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了解茅台酒酿造工艺和文化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国白酒文化的魅力。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酿造技艺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白酒的典范,为世界所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