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这座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本文将深入探讨茅山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揭示这些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一、茅山非遗的深厚底蕴
茅山非遗的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早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茅山地区生产、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茅山地区吸纳了北方文化、中原文化、吴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茅山文化。
1.1 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是茅山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起源于劳动生产中的呼声,具有自然而健康的韵律。茅山号子可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等多种形式,其中“小妹妹”栽秧号子尤为流传。茅山号子的演唱风格行腔稳健、咬字有力、吐字清晰、富有弹性,体现了民歌的演唱特色。
1.2 茅山道教音乐
茅山道教音乐具有江南丝竹和民间音乐的韵调,吸收了宫廷音乐和戏曲音乐成分,古朴典雅。茅山道教音乐在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茅山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茅山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以下是一些茅山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2.1 陆爱琴:茅山号子传承人
陆爱琴,1973年6月出生于兴化茅山,是兴化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2018年5月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号子代表性传承人。陆爱琴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活动、各项比赛等,为茅山号子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2.2 茅山景区:非遗进景区
近年来,茅山景区积极传承和发展当地非遗传统文化,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茅山景区设立了专门的非遗产品展示区,为游客展示茅山手工茶叶、葛根茶、镇江香醋、剪纸、非遗书籍等产品。
三、茅山非遗的创新之路
在传承的基础上,茅山非遗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1 非遗文创产品
茅山景区设计制作代表茅山非遗文化的纪念品,打造更为丰富的非遗文创商店和网上商城,让传统文化彰显新活力。
3.2 非遗演艺
茅山景区定期推出国家级非遗项目茅山道教音乐表演,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表演团队齐聚茅山,以非遗展演、传统手工技艺现场展示、非遗作品联展等形式,为游客带来非遗文化盛宴。
四、总结
茅山非遗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茅山非遗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贡献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