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古老县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罗源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在这片土地上,非遗传承人如同守护者,用他们的热情和执着,让这些民间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本文将带您走进罗源非遗传承人的世界,感受他们守护民间瑰宝的温暖之家。

一、罗源非遗的丰富内涵

罗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2008年以来,罗源县已获评2项国家级、5项省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3个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另外还有20项县级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畲族医药、八井拳、七镜茶、罗源牛角梳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罗源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智慧。

二、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传承

在罗源,非遗传承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非遗项目的传承者,也是民间文化的守护者。以下是一些罗源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1. 畲家祖传药锤板拍打疗法传承人雷月莲夫妇

雷月莲夫妇是罗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畲家祖传药锤板拍打疗法的传承人。他们用独特的技艺,为求医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让这项古老的疗法得以传承。

2. 罗源角梳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程庆安

程庆安是罗源角梳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传承了这门古老的技艺,还不断创新,将牛角制成刮痧板、烟斗、发夹等保健用品,让这门手艺焕发出新的魅力。

3. 罗源花灯技艺非遗传承人辛承峰

辛承峰是罗源花灯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致力于将这项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让罗源花灯文化得以延续。

三、非遗传承人之家的温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罗源县创立了非遗传承人之家。这里不仅是非遗项目的展示平台,更是传承人传授技艺、交流心得的温暖之家。

在非遗传承人之家,您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了解传承人的故事,甚至亲身体验非遗技艺。这里成为了罗源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四、结语

罗源的非遗传承人用他们的坚守和努力,让这些民间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他们如同守护者,用温暖之手,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瑰宝。让我们为这些非遗传承人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