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临沂,这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传统文化传习驿站而闻名。本文将深入探讨临沂市如何通过这些驿站,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沂传统文化传习驿站的发展背景
非遗传承的挑战
在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非遗项目往往缺乏曝光机会,社区居民难以接触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政策支持与调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指导,临沂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传承与科学普及研究会进行了长时间调研。他们发现,非遗传承在基层社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露面的机会太少。
传习驿站的建立与布局
首家传习驿站启用
2022年9月,临沂市首家传习驿站启用,标志着这一创新工作的正式启动。
空间、人员、内容三方面考量
传习驿站在社区落地,离不开空间、人员、内容三个方面。空间选择靠近民众、便于举办非遗主题展览、大赛、培训的地点;人员包括非遗传承人、退伍军人、教师等;内容则以社区文创大赛、非遗民俗体验等活动为主。
传习驿站的活动与影响
丰富内容,吸引民众
传习驿站举办的活动包括传拓技艺、木版年画、平铺剪纸等,深受大人孩子喜爱。
社区参与,共同传承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艺术培训机构等主动提供场地,非遗传承人、退伍军人、教师等纷纷加入,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加入
大学文化传习驿站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成为临沂市首家设立在大学的文化传习驿站,以沂蒙巧儿布艺非遗传承项目为载体,让大学生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
体验非遗技艺,感悟工匠精神
通过参观非遗工坊、体验制作过程,大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还领悟到了大师追求卓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结语
临沂市传统文化传习驿站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些驿站不仅丰富了社区、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