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深入探讨灵宝文化的内涵,揭示其传承千年的智慧瑰宝。

灵宝的历史底蕴

灵宝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黄帝、老子、杨贵妃等历史名人,都与灵宝有着不解之缘。

黄帝与灵宝

《史记封禅书》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了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的传说。黄帝铸鼎成功后,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驭龙飞升,留下了铸鼎塬这个地名,以及一味中药材龙须草。

老子与灵宝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写下五千言《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函谷关因此成为道家圣地,而“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典故也出自这里。

杨贵妃与灵宝

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成语典故“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等,都与灵宝以及杨贵妃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

灵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宝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灵宝剪纸、灵宝布艺等。

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源于何时,无确切考证,但从至今仍在民间流行的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门上都要剪贴金牛的习俗来看,年代应当是很久远了。灵宝剪纸作为生活用品,一般都是随剪随用,只是窗花,因其用量大,而且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许多人家就把上代人留下的老纹样通过熏样再进行复制。

灵宝布艺

灵宝布艺起源于汉代,唐、宋时期盛行。最初的作品主要是端午节时佩带的香袋。端阳初起,百虫渐生,香袋内装有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等中药香料,可以提神醒脑,驱虫避邪。为了佩戴起来更加美观,其外形被做成菱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后来发发展为动物、植物等形象,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

灵宝的文化艺术周

2021年,灵宝市举办了《道德经》文化艺术周活动,纪念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活动期间,举办了公祭典礼、民俗表演等形式,纪念老子以及老子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结语

灵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了千年的智慧。通过挖掘和传承灵宝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