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荆门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众多优秀的文化传承人脱颖而出。本文将揭秘荆门本地的文化传承人,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荆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涵盖音乐、舞蹈、戏剧、医药、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荆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23项。

荆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省级传承人

  1. 杜礼清:东宝区传统戏剧类省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东宝沮漳皮影戏)传承人。1946年出生于荆门市沙洋县,自幼跟随师傅学习皮影戏表演及道具制作,现为乡间皮影戏专职演出人员,带徒近100人。

  2. 刘翔玉:东宝区传统技艺类省级非遗项目八角雪枣制作技艺传承人。年逾80,自幼跟随家族学习八角雪枣制作技艺,现为该技艺的唯一传承人。

市级传承人

  1. 张本志:东宝区传统技艺类市级非遗项目八角雪枣制作技艺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八角雪枣制作技艺,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 李光菊:东宝区传统音乐类市级非遗项目东宝坐丧鼓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东宝坐丧鼓演奏,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3. 吴学然:钟祥市传统音乐类市级非遗项目梁山调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梁山调演唱,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4. 杨道美:沙洋县传统音乐类市级非遗项目沙洋民歌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沙洋民歌演唱,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5. 肖春林:钟祥市传统医药类市级非遗项目肖氏万灵膏炮制技艺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肖氏万灵膏炮制技艺,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6. 徐波:京山县传统医药类市级非遗项目熊门拳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熊门拳,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7. 马木发:京山县传统医药类市级非遗项目白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自幼跟随家族学习白花菜制作技艺,现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保护与传承工作

荆门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荆门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力度。

  2. 举办传承人培训: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

  3. 开展传承活动:组织传承人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4. 挖掘利用非遗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荆门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文化传承人。让我们共同关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