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这座位于浙江省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诗画般的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技艺精湛的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以下,让我们走进几位湖州鲜为人知的传承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技艺。
一、郑小华: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传承者
郑小华,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自1999年湖州市双林绫绢厂破产以来,她带领团队历经艰辛,将双林绫绢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来。2007年,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小华不仅致力于传承这一技艺,还不断创新,将生绢应用于宣纸替代品,为奥运颁奖证书提供材料,作品多次获奖。她的努力,让双林绫绢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顾明琪:辑里湖丝技艺的传承者
顾明琪,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拥有精湛的纺丝技艺,一根丝能纺出1000多米长。2018年,顾明琪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面对后继无人的困境,顾明琪深感忧虑。但他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这门传统手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一定会再现辉煌,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马吉林:竹编技艺的传承者
马吉林,75岁的湖州德清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他痴迷竹编,坚守初心,善于创新。将传统手工竹编与精细的工艺品相结合,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马吉林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竹编,深得父亲真传。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在浙江等地展出,赢得了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坚信,竹编技艺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
四、姚玉粼: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者
姚玉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她出生于湖笔世家,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师承非遗传承人邱昌明,学习湖笔制作工艺。
姚玉粼不仅传承了湖笔制作技艺,还积极开拓宣传、销售湖笔的新路。她参与亚运会火炬传递湖州站活动,制作发簪笔,让湖笔走出家门。她还通过拍摄视频、做直播、讲解带货等方式,向观众展示湖笔匠人的精湛手艺。
五、沈应珍:湖笔技艺的传承者
沈应珍,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今年已百岁高龄。她出生于制笔世家,学习制笔至今已近90年。她精通湖笔制作的8道大工序与128道小工序,是湖笔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沈应珍一生致力于传承湖笔制作技艺,她讲诚货真,践行着制笔守则。她的技艺和坚守,让湖笔这一古老技艺得以传承。
总结
湖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无数技艺精湛的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让我们致敬这些传承人,感谢他们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