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淮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片土地上,许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匠心独运的技艺,传承着千年的文化瑰宝。

一、淮阳黑陶:匠心传承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对淮阳黑陶最贴切的形容。黑陶,这一大自然的恩赐,蕴藏着先人的智慧,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黑陶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辉,用一颗匠心传承着黑陶手作技艺。

1.1 传承之路

张辉是淮阳本地人,自小跟随长辈学习陶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潜心研究,20多年来,挖掘和整理古陈国黑陶烧制技艺,2010年成功复建陈州官窑。他的兴趣与坚持,让璀璨了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如今又重放独特光芒。

1.2 创新与发展

张辉勇于创新,广泛汲取各种工艺元素,注重文化意蕴。他的作品造型精美、富丽,气韵古朴、凝重,几十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他擅长重大活动的礼器创作,并与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合作开发黑陶作品,成功为伏羲大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创作黑陶礼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在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1 泥泥狗: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在淮阳县一家泥泥狗家庭作坊中,非遗传承人许述章老师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泥泥狗的历史起源。许老师的下一代传人许品则决心在创新工作上下大功夫,推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努力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作品。

2.2 芦苇画:细腻与精致的传承

考察队成员们在淮阳县芦苇画手工作坊中心的参观活动中深入了解了芦苇画的制作过程和特点。芦苇画家们灵巧的手艺和精湛的技艺,震撼于芦苇画作品所展示出的细腻和精致。芦苇画作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载体。

三、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已成为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从二月初二到二月初九,展演上演着6场动态展演项目、涵盖26个非遗工坊的静态展示项目,充分诠释着逛千年庙会,观非遗展演,游羲皇故都”的主题。

3.1 非遗进景区

淮阳非遗展演是非遗进景区的有益实践,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积极探索。淮阳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平台,持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人民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3.2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展演是今年文化之美、文明之星、榜样之光、实践之行四大主题活动的第一站。来自全国和省内各地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集中展示非遗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果成效。

淮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这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故事与传承,正成为淮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