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黄河故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不仅是“小天津”和“非遗之都”的美誉远播,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本文将深入探讨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的匠心独运。
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滑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戏曲音乐、中医中药、武术游艺、手工技艺、传奇文学、特色饮食、民间社火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滑县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5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0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16项。
1. 戏曲音乐
滑县戏曲音乐种类繁多,其中大弦戏、二夹弦、大平调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是河南省、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唱腔属板腔体,曲调行腔委婉动听,高亢明亮,风格各异。
2. 手工技艺
滑县的手工技艺同样丰富多彩,如木版年画、锡器制作、大漆工艺等。其中,滑县木版年画传承人耿建社将篆刻刀法引入木板的刻制,借鉴传统国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年画风格。
3. 特色饮食
滑县特色饮食以道口烧鸡为代表,这道美食已有350余年的历史,近十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
滑县非遗传承人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匠心独运的精神。
1. 秦素军:中原棉纺织技艺传承人
秦素军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原棉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深度挖掘中原棉纺织技艺的绝技绝活,利用传统织布机延续并焕发老粗布织作这项悠久技艺的勃勃生机。在保护民间织布文化的基础上,她汲取民间粗布厚重朴实的精髓,结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创造性开发出300多种老粗布纺织品。
2. 马电坤:马氏吹糖人传承人
马电坤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吹糖人第十六代传承人。他不仅能睁着眼睛吹出惟妙惟肖的糖人,蒙上双眼照样制作形神具备的作品。马电坤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3. 耿建社:滑县木版年画传承人
耿建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他学习木版年画、扇面画并专业从事木版年画、扇面画已44年有余。耿建社将篆刻刀法引入木板的刻制,借鉴传统国画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年画风格。
结语
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滑县非遗传承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匠心精神,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