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寒亭的文化传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寒亭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谁在守护这一千年的文化精髓。
一、寒亭文化传承的历史渊源
寒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寒亭原名潍县,古为寒国,传为夏代寒浞所建。自秦属齐郡,王莽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安七子”之孔融、徐干,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都在此留下过不朽的足迹。
寒亭境内拥有禹王台、寒浞冢、鲁家口文化遗址、一孔桥、张氏松等多处古迹。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寒亭又是潍坊风筝地发祥地和主要产地,风筝艺术独树一帜,名扬四海。
二、寒亭文化传承的现状
红色文化传承:寒亭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载体,用活历史资源,着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助力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弘扬:寒亭区以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等为载体,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二胡、书画、葫芦丝等特色课程引入课堂,联合社区举办戏曲、民乐、木版年画制作等各类传统文化培训班。
乡土文化传承: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各显其能,深挖和用好本土文化资源,探寻本地历史、人文。
三、守护寒亭文化精髓的力量
政府支持:寒亭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民间组织:寒亭区拥有众多民间组织,如风筝协会、年画协会等,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人:寒亭区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达到77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一千年的文化精髓。
市民参与: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共同为寒亭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寒亭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民间组织、传承人和市民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守护这一千年的文化精髓,让寒亭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