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许多文化传承人以其独特的技艺和故事,成为了衡水文化的代表。本文将揭秘几位衡水文化传承人的传奇故事,带您领略衡水文化的魅力。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广民

李广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外祖父杜凯的影响,他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8年毕业于武邑县二中后,在山东临沂武警支队服役期间,他开始学习雕版拓印技艺,对书法艺术载体探索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李广民在法帖博物馆从事法帖研究工作以来,到保定莲池、西安碑林深造,与阎庄老艺人同吃同住,对阎庄600多年的传拓技艺做了系统挖掘整理。他查阅大量资料,博采众长,不断揣摩,并结合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并恢复了明代以前擦拓技法,并将擦拓技法与捶拓技法相互融合,对拓印工具做了系列的改良优化。

凭借高超技艺,李广民在2012年被评为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多次参加国家图书馆杜伟生教授的培训学习,参与古旧书籍抢救性修复,掌握了一系列的古籍修复揭裱技艺。

衡水内画传承人:王自勇

王自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第二代传承人。他毕业于大学美术教育,系统接受过内画技艺的培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王自勇开创了内画浓墨山水画法之先河,成为衡水内画第二代传承人。

王自勇在父亲创新精神的影响下,深入探索内画技艺创新,思考如何增强内画这项非遗的生命力。他们共同思考的结论是把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从开发出第一个新型内画专利产品内画奖杯开始,他们父子俩已研发出内画屏风、内画艺术茶具等50多种新型内画专利产品。

衡水民俗画家:刘现辉

刘现辉,衡水民俗画家。他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民俗画与评书相结合,激活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美好记忆。他创作的短视频《捉刀的来历》展示了三国名士、今衡水市故城县名人崔琰为曹操做替身的典故,视频画面为刘现辉画作,故事由评书演员谈传旭演播。

刘现辉表示,民俗画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随着短视频平台广受人们的青睐,短视频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他将继续深挖衡水地域文化和乡土人物故事,创作更多新形式的艺术作品,留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结语

衡水文化传承人的传奇故事,见证了衡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用自己的技艺和智慧,让衡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正是这些传承人的努力,使得衡水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