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是苗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苗族文化丰富多样,包括泥哨、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苗族古歌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传承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无闻的非遗守护者。本文将揭秘黄平苗族文化传承秘籍,并介绍这些名单中的非遗守护者。

一、黄平苗族文化概述

1.1 泥哨艺术

泥哨是黄平苗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多以动物造型为主,色彩鲜明,富有民族特色。泥哨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1.2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是黄平县的传统工艺,包括银冠、耳环、项圈、项链、手圈、银腰带等。这些银饰造型精美,工艺独特,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1.3 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内容丰富,包括宇宙的诞生、人类与万物的起源、苗族的大迁徙等。古歌在苗族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传承苗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非遗守护者

2.1 王登书

王登书是黄平泥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师从黄平泥哨首创者吴国清。他的作品质朴简练、生动传神,具有极强的美学和文化内涵。王登书致力于将黄平泥哨与民间文化相结合,传承这一古老技艺。

2.2 潘巫金

潘巫金是黄平县谷陇镇平寨村苗族传统文化苗歌传承人。她从小热爱苗歌,精通各类苗歌,培养出众多苗族妇女歌手。潘巫金致力于传承苗歌,让这一民间艺术代代相传。

2.3 龙通珍

龙通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她从6岁开始学习苗族古歌,上承八代约四百余年的传唱历史。龙通珍不仅擅长演唱古歌,还向百余名后辈传授技艺,为苗族古歌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2.4 杨正贵

杨正贵是黄平县国家级银匠大师,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银饰作品精美绝伦,工艺精湛。杨正贵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让这一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三、结语

黄平苗族文化传承秘籍的守护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这一古老文化传承至今。他们不仅是非遗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我们向这些非遗守护者致敬,共同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