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哈尼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坚定的民族精神,在传承与发展中书写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本文将以一位哈尼族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为切入点,揭秘哈尼族传承之谜,展现一位人物背后的文化坚守与传承之道。

一、传承人的背景

这位哈尼族非遗传承人名叫吴志明,是红河县哈尼族退休干部。他自1978年起参加工作,2018年退休,现任红河县民族文化传习馆馆长。吴志明在退休后,致力于传承红河哈尼族民族文化,将自己的余生献给了非遗传承事业。

二、传承之路

  1. 学习与积累

吴志明自1977年开始学习舞蹈基本功,后来自学简谱乐理、旋律创作及民族器乐演奏等。他从一个“野路子”逐渐蜕变为正规军,为哈尼族非遗做出了巨大贡献。

  1. 筹建民族文化传习馆

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工作,吴志明辞去了红河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的职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夫妻俩用工资和房屋作抵押,贷款60余万元,筹建了红河县民族文化传习馆。这是云南省内第一个创办的民间性群体。

  1. 收集与整理民族文化遗产

传习馆成立以来,吴志明带领团队收集民族民间歌曲800余首,整编20余首;收集民族民间器乐30余种,记录整理20首;收集民族民间舞蹈50段10余样舞种。

  1. 传承与教育

传习馆重点围绕贫困家庭子女,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合作招徒。吴志明和他的团队通过教学、实践等方式,传承哈尼族的文化技艺。

三、传承的意义

  1. 传承民族精神

哈尼族非遗传承人吴志明的坚守,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哈尼族文化。

  1. 保护文化遗产

吴志明和他的团队在收集、整理和传承哈尼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1. 促进文化交流

哈尼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四、结语

哈尼族传承之谜,背后是一位人物的文化坚守与传承之道。吴志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传承与发展中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继续弘扬哈尼族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