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邯郸,这座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古代文明,更见证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英雄先烈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和红色记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传承者在守护着这份珍贵的遗产。本文将揭秘邯郸那些守护红色记忆的传承者名录。

一、程俊芳: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守护人

程俊芳,邯郸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守护人,也是该旧址的第一任讲解员。自1981年起,她致力于红色文物的征集、建档、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得以完整保存,成为人们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窗口。

二、魏少先:少先电影文化馆的馆长

魏少先,邯郸市丛台区少先电影文化馆的馆长,是一位农民收藏家。他收藏了4000余部红色电影胶片、近100台放映机和3000余张老电影海报,建立了红色电影博物馆。他将这些珍贵资料无偿向公众展出,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三、郝建平:红色记忆小镇的收藏家

郝建平,涉县红色记忆小镇的收藏家,从2002年开始踏上红色文物收藏之路。他深入实地走访,收集整理了2000余件革命文物,包括革命先辈使用过的日用品、抗战用品和各种纪念奖章等。他希望通过这些藏品,让子孙后代铭记革命历史。

四、杜寿金:四留固村的党支部书记

杜寿金,邯郸市丛台区南吕固乡四留固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四留固村依托燕赵红色收藏馆,将电影文化符号融入乡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影村。他还带领村民从农业种植向运输行业转型,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五、杨辉素:红色记忆小镇的抒怀者

杨辉素,以文名扬名于世的作家,她的作品《赤岸的红》以赤岸村为背景,抒发了她对红色记忆小镇的热爱之情。她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赤岸村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结语

这些默默守护红色记忆的传承者,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