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非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这些文化瑰宝如何得以传承,又如何跨越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带您走进高原非遗的世界,了解传承人的故事,以及这些文化瑰宝如何跨越时代的挑战。

一、高原非遗的传承背景

高原非遗,主要指藏族的传统艺术、手工艺、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等。这些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高原非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纷纷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为这些文化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传承人的故事

  1. 壤巴拉非遗传习所

壤巴拉非遗传习所位于四川阿坝州壤塘县,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嘉阳乐住于2010年创办。该传习所致力于培养年青一代非遗传承团队,通过免费提供学习机会,支持青少年完成六至八年的非遗传承。

传习所秉承育人以心、传业以德的匠人精神和有教无类的培育理念,悉心呵护学员们,让他们在传统工巧艺术中找到自信与了然。许多昔日的放牛娃,在传习所的培养下,成为了技艺精湛的传承人。

  1. 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

江孜协玛氆氇是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以江孜县所产谐玛氆氇为上品。近年来,江孜县积极推动氆氇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使氆氇产品从服装鞋帽扩展到玩偶、围巾、披肩等多种产品。

阿佳格桑氆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格桑卓玛表示,要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好,并带更多年轻人加入。2022年,合作社与上海纺织品企业合作,引进新式织机,提升制作效率。

三、文化瑰宝如何跨越时代

  1. 创新传承方式

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们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例如,利用现代摄影、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非遗技艺,使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

  1. 加强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让高原非遗走向世界。如壤巴拉非遗传习所带领学员们在北京、上海、景德镇、苏州、杭州等地研习,开拓眼界、磨砺技艺。

  1. 开发文创产品

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使文化瑰宝焕发新的活力。如江孜协玛氆氇产品从服装鞋帽扩展到玩偶、围巾、披肩等多种产品,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个性化、文化内涵的追求。

四、结语

高原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人的故事和努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关注和支持高原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些文化瑰宝跨越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