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天水,这座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老的文明遗迹到独特的民间艺术,天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揭秘其瑰宝之路。
天水非遗文化的概况
天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5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80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550个。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 政策保障
天水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等,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 传承人队伍建设
天水市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通过评选、命名、研修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承人。目前,天水市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5人、省级59人、市级378人,县级1309人。
3. 传承基地建设
天水市建立了10家省级非遗工坊、4家市级非遗工坊,70个传习所、15个传承基地、3个非遗陈列馆,为非遗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天水非遗文化的特色
1. 天水雕漆技艺
天水雕漆技艺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而著称。天水雕漆产品以高档家具和工艺品为主,价格高昂,销路以海外市场见长。
2. 天水呱呱
天水呱呱是一种流传于甘肃天水市的传统风味小吃,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以其香、辣、绵、软著称,2017年,天水呱呱制作手艺被纳入第四批甘肃非遗文化名录。
3.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山脉之中,以其精美的雕塑和壁画闻名于世,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麦积山石窟在1000多年的营建历史中,融合吸纳、包容并蓄、不断创新,各民族文化交融、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印迹随处可见。
天水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
1. 深化非遗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天水市将继续深化非遗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非遗文化的市场价值。
2. 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非遗购物节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天水非遗文化。
3. 创新非遗传承方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创新非遗传承方式,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总之,天水非遗文化传承的瑰宝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天水市将继续努力,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