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保护是文化发展的基石,而创新则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引擎。广东,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开放性的省份之一,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广东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创新实践,解码其成功之道。
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1.1 非遗成果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汪凡副会长在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博览会上指出,广东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2 传统非遗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广东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从古老的技艺传承到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广东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书写着岭南文化的新篇章。
二、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1 粤剧“世遗”15年的辉煌历程
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5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与发展活动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当代粤剧事业发展新貌,深度呈现粤剧“世遗”15年来的传承硕果及南派武打技艺精髓。
2.2 粤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实践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在粤剧传承保护领域积极作为,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和创作实践活动。如2019年举办“新时代粤剧遗产保护和现代发展研讨会”,聚焦区域协作,探索大湾区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模式。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3.1 培育传承人,传承传统技艺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推动的第16期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研修班在广东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开班。该研修班旨在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培育传承人。
3.2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研修班以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实践为主题,结合潮州与苏州两地的古建实例,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系统性讲授。
四、数智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4.1 “数智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州欧科、香港大学等单位申报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空数智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4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4.2 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应用
该项目通过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应用,带领公众网上云游,探寻岭南文化根脉。
五、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5.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广东省代表们建议,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以文旅科普、文旅康养等模式拉长产业链,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5.2 打造文化IP,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立足当地文化特色,找准定位,打造文化IP。同时,通过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依靠技术创新,创造精品,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六、结语
广东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广东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