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政策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助力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

国家政策助力非遗传承的背景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艺失传、市场环境变化等。这些问题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政策助力非遗传承的措施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非遗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明确了非遗保护的范围、原则和措施。

修订省非遗条例

以江苏省为例,修订省非遗条例,完善地方性法规,为非遗保护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对非遗项目的认定、保护和传承。

实施非遗资源普查

对非遗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非遗家底,为保护和传承提供依据。例如,江苏省已完成300多个重点调查项目,整理出具有突出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遗资源线索28922条。

完善配套政策

出台配套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组织编制保护规划

编制国家级和地方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对非遗保护传承作出制度性、常态化安排。

国家政策助力非遗传承的成效

传承人队伍建设

通过研修、研习、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自2015年以来,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1330余期,149所大学参与其中,超过10万人次参与培训。

非遗产业发展

非遗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例如,东辽县的非遗产业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超过百人,年创收1200余万元。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非遗的国际影响力。例如,中国已将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总结

国家政策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非遗资源普查、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等措施,国家政策助力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